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世纪人文丛书:开放人文)

  • ISBN:978-7-5428-4426-2/N.731
  • 著译者:[美]尼古拉斯·雷舍尔
  • 出版时间:2007-08
  • 定价¥25.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本书介绍了逻辑基本知识以及数学教学中有关的逻辑问题。本书有两个特色:一是打破了数学教育界里的“数理逻辑无用论”的误区,把数理逻辑的最基础的知识引进来;二是研究了数学特有的逻辑现象,有涉及逻辑的习题的解法研究和涉及逻辑的数学课教学研究。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是逻辑基础知识篇,分别讲述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其中包括数学里的特殊逻辑现象,如“抽屉原理、平均值原理和零积原理”,“一致 型命题和特殊值法”等;第二篇是习题篇,主要研究涉及逻辑知识比较多的数学习题(本书暂把它叫做“涉逻”习题)的解法研究,如“存在问题的解法”,“‘恒 成立’问题的解法”;第三篇是数学中逻辑知识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案例。         本书可供中学数学教师学习参考。
逻辑基础知识篇 1-1 概念 1-2 给概念下定义 1-3 重视定义的必要性(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1) 1-4 原始概念的处理(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2) 1-5 概念的划分 练习一 1-6 命题 1-7 复合命题 1-8 复合命题的否定 1-9 命题四种形式(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3) 1-10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1-11 命题函数 1-12 全称命题 1-13 特称命题 1-14 抽屉原则、平均值原理和零积原理(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4) 1-15 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否定 1-16 至多、至少命题和存在唯一命题及其否定 1-17 多元命题 1-18 一致型命题和特殊值法(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5) 练习二 1-19 推理 1-20 不涉及命题结构的推理规则 1-21 一元命题的推理规则 1-22 多元命题的推理规则 1-23 三段论 1-24 证明和解答 1-25 反证法(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6) 1-26 同一法(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7) 1-27 数学归纳法(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8) 1-28 分析与综合(数学特殊逻辑现象研究9) 练习三 “涉逻”习题篇 2-1 新定义问题 2-2 存在性问题的证明 2-3 “恒成立”问题的解法 2-4 反推和反面扣除 2-5 选择题解法研究 2-6 分类讨论 “涉逻”教学研究与课例篇 3-1 定义语言的分析与正反举例 3-2 分辨容易混淆的概念 3-3 重视概念间的联系 3-4 突出量词,并早期渗透 3-5 突出“否定” 3-6 重视必要的同义反复 3-7 数学证明和解答中的常见错误 3-8 零指数幂(教学实录) 3-9 有理数的复习(一)(教学实录) 3-10 四种命题的关系(一)(教学实录) 3-11 “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录) 3-12 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教学实录) 3-13 “数学归纳法”(教学实录)
1—1 概念         传统逻辑认为,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譬如,数学里的“角”、“三角形”、“方程”、“正弦函数”等都是一些概念。         有时概念用一个专用名词表达出来,这叫做概念的命名。上面说的“角”、“三角形”、“方程”、“正弦函数”就是一些专用名词。这些专用名词是根据实际需要产生出来的,他们能简洁地表达一个概念。这种专用名词,还包括专用符号在内,如tanx、∈等。         有时一个概念不需要,或者还没有人把它抽象成一个专用名词,就是说还没有命名,这时往往可用一个词组来表示,如: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且只有一对内角相等的四边形”。         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研究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以,内涵反映的是概念的质。譬如,“三角形”这个概念反映的是怎样的事物呢?就是说“三角 形”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呢?它反映了一个平面图形,是由直线段组成的,是由三条直线段组成的,而且是这三条直线段两两首尾相接组成的,正是由于这些特 征,才使“三角形”这个概念不同于“四边形”、“五边形”这些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