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竺可桢全集 第10卷

  • ISBN:7-5428-4083-5/K.17
  • 著译者:竺可桢
  • 出版时间:2006-12
  • 定价¥100.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改革中的重要性。正如波伊尔所说,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起着“领导者的作用”,教师是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国内教师教育的热点领域,教师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等也日益受到关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功利主义,人们往往比较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性因素(如责任感、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教师职业的个人心理因素。前者固然重要,但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对教师成长的心理历程的研究,依然是“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若把人的心理与精神生命割裂,把人的心理与生活割裂,就难以激发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职业生涯是人的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其内在素养和品性的修炼,包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创造潜能的发挥等。可以说,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但能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而且能促进其在生命历程中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正是缘于上述思考,我们撰写了这本《教师生涯中的心理成长》。本书侧重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心理因素(主要是动力系统、调节系统和支持系统,包括教师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职业角色认同、心理健康和压力调适、社会支持等)的讨论。在各章论述中,相关文献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本土的实证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教师心理有关专题的状况与成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养的具体建议。每章结尾有“本章摘要”,便于读者阅读和小结。       本书具体撰写分工如下:吴增强撰写第一章;陆新撰写第二章;沈之菲撰写第三、第四章;周隽撰写第五章;唐昕辉撰写第六章;王洪明撰写第七章;李金钊撰写第八章。全书由吴增强、沈之菲统稿和定稿。       本书得以写成,首先应感谢研究小组的各位成员,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和精诚合作才能形成这本著作,这是集体的智慧和成果。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以及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中周卫教授和王洁博士的帮助,他们为本书的框架提出了富有启示的建议。虽然我们力图把这本书写成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能够给更多的教师和从事教师教育的专业人员以更多的帮助,但由于能力所限,本书肯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8年3月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社会背景 /1 一、 社会变迁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2 二、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潮流 /2 三、 现代学校转型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挑战 /3 第二节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5 一、 个人的先赋地位 /6 二、 社会阶层状况 /6 三、 组织化的职业安排 /6 四、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7 五、 社会关系网络 /8 第三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教师心理 /8 一、 教师心理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意义 /8 二、 现代教师心理的概念与构架 /10 三、 教师心理的动力系统 /12 四、 教师心理的调节系统 /13 五、 教师心理的支持系统 /16 第二章 教师的成就动机 /19 第一节 成就动机理论简述 /19 一、 成就动机的内涵 /20 二、 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21 第二节 教师成就动机的现状分析 /22 一、 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的现状 /22 二、 教师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 /27 第三节 案例:不断挑战、不断超越 /31 一、 案例叙述 /31 二、 案例分析 /34 第四节 教师成就动机提升的建议和策略 /37 一、 工作激励 /37 二、 组织激励 /40 第三章 教师的自我效能 /49 第一节 教师自我效能理论简述 /50 一、 教师自我效能的概念 /50 二、 教师自我效能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51 第二节 教师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 /53 一、 教师教学自我效能的特点 /53 二、 教师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7 第三节 案例: 教育科研使我语文教学的路越走越宽 /58 一、 案例叙述 /58 二、 案例分析 /64 第四节 教师自我效能提升的建议和策略 /68 一、 体验教学成功 /68 二、 积极鼓励 /70 三、 榜样示范 /71 第四章 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 /76 第一节 教师角色和职业认同理论简述 /78 一、 教师角色 /78 二、 现代社会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78 三、 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 /82 第二节 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现状分析 /83 一、 教师角色认同的调查结果 /84 二、 教师角色认同状况调查结论与分析 /86 第三节 案例:我要当一名学者型教师 /90 一、 案例叙述 /90 二、 案例分析 /92 第四节 教师职业角色认同构建的建议与策略 /95 一、 克服消极心态 /95 二、 反思师生关系中的自我角色 /96 三、 不断拓展与学习 /98 第五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适 /102 第一节 教师职业压力简述 /103 一、 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 /103 二、 教师职业压力的理论 /104 三、 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 /107 第二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112 一、 教师职业压力水平 /112 二、 教师职业压力源 /113 第三节 案例:她为何害怕有人来听课 /117 一、 案例叙述 /117 二、 案例分析 /121 第四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调适 /122 一、 管理层对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控 /122 二、 教师个体的自我调适 /123 第六章 教师的职业倦怠 /135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简述 /135 一、 职业倦怠的概念 /135 二、 职业倦怠对教师的影响 /136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138 一、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138 二、 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 /139 第三节 案例:为什么工作越来越没劲 /143 一、 案例叙述 /143 二、 案例分析 /145 第四节 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与策略 /148 一、 情感支持 /148 二、 管理体制民主化 /149 三、 开放式“休整” /150 四、 优化校规校纪 /151 五、 加强自身修养 /151 六、 提高抗挫能力 /152 第七章 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155 第一节 主观幸福感理论简述 /156 一、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156 二、 影响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157 第二节 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164 一、 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 /164 二、 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 /169 第三节 案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170 一、 案例叙述 /170 二、 案例分析 /172 第四节 教师主观幸福感提升的建议与策略 /174 一、 给自己一个梦想 /174 二、 重视人格修炼 /176 三、 学会心存感激 /177 四、 积极改善社会关系 /178 五、 师生共享教育的幸福 /180 第八章 教师成长的社会支持 /184 第一节 社会支持理论简述 /185 一、 社会支持的概念 /185 二、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186 第二节 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187 一、 教师的一般性社会支持现状 /187 二、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与支持系统 /189 三、 教师的社会支持相关因素分析 /192 第三节 案例:在网络教学实验小组中成长 /194 一、 案例叙述 /194 二、 案例分析 /196 第四节 加强教师社会支持的建议 /199 一、 政府部门的支持 /199 二、 社会舆论与机构的支持 /200 三、 学校的支持 /202 四、 家庭成员的支持 /205 五、 教师个人的主动支持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