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认识中国湖

  • ISBN:978-7-5428-7959-2/N·1191
  • 著译者:薛滨 郭娅 龚伊 陈怡嘉 著
  •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 定价¥8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丛书序

 “大哉我中华!大哉我中华!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泰山五台国基固,震旦水陆已萌芽,古生一代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这首由尹赞勋、杨钟健两位地学泰斗在1940年作词的《中国地质学会会歌》, 唱的就是华夏大地的锦绣山河。山川草木、江河湖海、水土矿藏、毛羽鳞介、文遗瑰宝、风土人情,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正有多少大好景色等待着中国的少年们去探索、去体验! 

然而,如今很多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远离大自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画面他们或许只是读过,却从未见过;他们能认得小区楼下的蚂蚁和蜗牛,却没有观赏过草丛中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没有跟随过山林间成群起舞的蝴蝶;他们见到过动物园里懒洋洋的各地动物,但从来没有被它们自由驰骋的样子所震撼;他们没有下河抓过鱼,没有欣赏过漫山遍野的野花,闻不到泥土的芬芳,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馈赠。出版这套“认识中国书系”,就是想帮助少年们认识祖国的山山水水、鸟兽鱼虫,只有认识了它们,才能从内心生发亲近之情,才能更加关切它们、热爱它们。

在中华文明史上,“中国”一词的含义曾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字样,出现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西周早期文物—何尊,距今约3000年。何尊上有铭文122字,其中包括“宅兹中国,自兹民”,意思是说,以此地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央之地,帝都之所。历史上华夏族大多建都于黄河南北,所以称这里为“中国”,“中土”“中原”“中州”“中华”与此含义相近。“中国”的别称还有“九州”“禹域”“赤县”“神州”等。1912年后,“中国”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后,“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上万里,要认识中国今日取得的伟大成就,势必也要认识大美中华河山,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两者密不可分。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希望这套丛书可以为少年启智,助少年成长。丛书带着少年们去了解的,既有科学,也有人文,其中“中国物”“中国事”“中国人”,精彩纷呈,相映成辉;阅读之后,少年们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思维、方法、精神;不仅开阔视野,更陶冶情操。

人生最好是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两者相得益彰。期盼我们的“认识中国书系”可以成为少年们尽览华夏大地璀璨风貌的亲密伙伴!

认识中国,是为了更好地热爱这片大地,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前言

泊是大地的眼睛,它的存在令大地生机勃勃。湖泊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对区域乃至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湖泊及其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栖息地,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拥有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自然湖泊近2700个,湖泊总面积8万多平方千米,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0.9%。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事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也事关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

认识中国的湖泊,就要使公众深入了解中国湖泊的形成和演化、分布和特点、现状和问题,了解湖泊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湖泊的故事,了解我国湖泊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这对于提升社会公众自觉保护湖泊的意识、优化人文地理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本《认识中国湖》面向广大青少年,旨在服务科普教育,引导他们热爱湖泊,了解身边的湖泊,激发他们学习湖泊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传播普及湖泊科学与文化,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让科学走出象牙塔,把知识传播到全社会。

薛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国家林草局呼伦湖湿地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


怎样读这本书

不要怀疑,《认识中国湖》就是一本为你定制的书。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老师们的指导下,中国湖泊对你来说将不再是“陌生人”。

本书介绍了中国湖泊取名的由来、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湖泊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湖泊中的生物群落,以及各地重要湖泊。最后,还探讨了湖泊与我们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一些简短有趣的小栏目,那是你探索湖泊旅途上的路标。

“科学概念”对文中出现的科学名词进行解释,帮助你全面理解它们。

“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帮助你梳理相关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这样你就可以慢慢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学会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文化漫游”把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为你打开新的探索之门。

“趣味坊”为你带来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材料,为你的阅读增加一点“调味料”。

“再想一想”提醒你在科学探索的旅程中,新的问题一直会生发出来,永远不要忘记问“为什么”“会怎么样”。

“中国人·中国事”向你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湖泊研究中所经历的艰苦探索历程和取得的傲人成就,请你为他们自豪吧!

在每一章的最后,为你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希望你边读、边想、边做,把你的成果记录在这里,成为以后进一步探索的阶梯。

祝你的湖泊探索之旅顺利!


第一章

初识中国湖 2

一、 今昔南北湖泊名 4

二、 星罗棋布中国湖 14

交流展示 19

第二章

湖泊的出生与成长 20

一、 天地之变育水泽 22

二、 沧海桑田筑变迁 30

三、 万千时光在湖底 34

交流展示 39

第三章

湖泊“内心”的秘密 40

一、 青苍绿碧话水色 42

二、 平波暗流说水层 46

三、 阴阳离子定水性 52

四、 咸涩甘甜皆有因 54

五、 湖水“体检”有指标 56

交流展示 61

第四章

湖中生命乐章 62

一、 湖中“背景音” 64

二、“ 吃”是“主旋律” 72

三、 隐身的伴奏者 80

四、 水生生物协奏曲 84

交流展示 91

第五章

中国湖,各有故事 92

一、 青藏高原的“山脉之眼” 94

二、 蒙新高原的“天空之镜” 100

三、 云贵高原的“云雾之家” 112

四、 东部平原的“温柔之乡” 116

五、 东北大地的“丰饶之源” 136

交流展示 147

第六章

我们的湖与我们 148

一、 远古文明的养育者 150

二、 沉默可靠的守护神 152

三、 我们是生命共同体 162

交流展示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