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本书的评价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寻究科学的起源、解析科学的维度、探索科学的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思索,不失为一部优秀科普图书。特填《蝶恋花》词一首,专以推荐:
“历史溯源科探路,理性诠释,社会厘革促。概念关联详考注,分析透视多维度。 //格物致知知限界,敬畏自然,狂妄终绝灭。底色详察真义揭,倾情推荐佳篇阅。”
——苏青,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
关于科学的历史透视和哲学思考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往往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成果,前沿科学家关于科学的整体性、系统性解读的著作并不多见,本书就是一部前沿科学家对科学进行全方位思考与解读的佳作,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内部各学科的流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东西方文化对科学的不同影响、科学的未来发展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简明扼要的论述,对助力公众理解科学具有重要价值。
——黄庆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
一位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专家,在恢宏而简明的历史与哲学架构中,探讨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令人惊叹。本书是一部值得科技哲学界研究与学习的读物,也是一部培养具有大局观和综合素养人才的通识教育读物。
——姜振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缘起、技术的发端、理性的滋长、思想的解放,都在《科学的底色》一书里铺陈开来,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划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轨迹。作者身具坚实科学背景又兼丰厚史家学养,笔锋所至,新论迭出,让我们得以从更宏大的视野来审视科学的发展,感悟科学的力量,思考科学的 真义。
——尹传红,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内容提要
奥古斯丁曾说过:“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世上有诸多事物皆是如此,科学亦是。
在追问科学之时,人们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科学”“现代科学的起源是什么”“科学何用”“科学知识是否绝对正确 ”“科学与技术有何差异 ”等,甚至还包括“科学的未来如何 ”。本书力图以宏大的历史、文化视角,审视现代科学的诞生,从科学与理性、知识、技术等相关概念的关联,以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界与融合等角度,对科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梳理,并通过对科学的力量与限界的深度分析,引领读者不断思考科学的意义,透视科学的底色。
作者简介
吴晓京,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 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 198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于 1986年、1989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之后赴日本,先后在日本科技厅无机材质研究所、三菱瓦斯化学公司、日本超电导工学研究所及日本东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作为引进中青年杰出人才,受聘成为上海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副系主任、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发表过百余篇科学论文。
001— 第一篇 探寻科学的缘起
003— 第一章 在混乱中酝酿有序
019— 第二章 人性觉醒与思想解放
043— 第三章 社会变革与新制度诞生
059— 第四章 用理性诠释世界
069— 第二篇 透视科学的维度
071— 第五章 理性与科学
097— 第六章 知识与科学
107— 第七章 技术与科学
143— 第八章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149— 第九章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161— 第三篇 思考科学的意义
163— 第十章 科学的力量
169— 第十一章 科学的限界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