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书序
“大哉我中华 ! 大哉我中华 ! 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泰山五台国基固 , 震旦水陆已萌芽,古生一代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这首由尹赞勋、杨钟健两位地学泰斗在1940年作词的《中国地质学会会歌》, 唱的就是华夏大地的锦绣山河。山川草木、江河湖海、水土矿藏、毛羽鳞介、文遗瑰宝、风土人情,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正有多少大好景色等待着中国的少年们去探索、去体验!
然而,如今很多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远离大自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画面他们或许只是读过,却从未见过;他们能认得小区楼下的蚂蚁和蜗牛,却没有观赏过草丛中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没有跟随过山林间成群起舞的蝴蝶;他们见到过动物园里懒洋洋的各地动物,但从来没有被它们自由驰骋的样子所震撼 ;他们没有下河抓过鱼,没有欣赏过漫山遍野的野花,闻不到泥土的芬芳,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馈赠。出版这套“认识中国书系”,就是想帮助少年们认识祖国的山山水水、鸟兽鱼虫,只有认识了它们,才能从内心生发亲近之情,才能更加关切它们、热爱它们。
在中华文明史上,“中国”一词的含义曾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字样,出现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西周早期文物——何尊,距今约3000年。何尊上有铭文122字,其中包括“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思是说,以此地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这里的“中国”是指中央之地,帝都之所。历史上华夏族大多建都于黄河南北,所以称这里为“中国”, “中土”“中原”“中州”“中华”与此含义相近。“中国”的别称还有“九州”“禹域”“赤县”“神州”等。1912年后,“中国”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后, “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上万里,要认识中国今日取得的伟大成就,势必也要认识大美中华河山,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两者密不可分。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希望这套丛书可以为少年启智,助少年成长。丛书带着少年们去了解的,既有科学,也有人文,其中“中国事”“中国人”,精彩纷呈,相映成辉;阅读之后,少年们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思维、方法、精神 ;不仅开阔视野,更陶冶情操。
人生最好是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两者相得益彰。期盼我们的“认识中国书系”可以成为少年们尽览华夏大地璀璨风貌的亲密伙伴!
认识中国,是为了更好地热爱这片大地,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中国!
前言
本书的书名,主要是配合“认识中国书系”而定,内容聚焦中国人对星空的探索。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写道:“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天地开辟、宇宙起源、星辰运转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今天,天文学上星空(或说天球)的意义一般指以观测者为中心的球形(半径无穷远)空间里分布的天体和发生的天文现象。
地球上的观测者能看到的星空范围与观察点的纬度有关。中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越近50度,所以在中国南方看到的星空与在中国北方看到的星空是略有不同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及中国古人寻求的天下中心(地中)基本上在北纬35°附近,这个区域也称中纬度地区,本书涉及的星空和天象基本上是在这个地区的观察者可见的。
既然“认识中国书系”主要介绍各方面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符号的科学人文知识,《认识中国观天》也就跟一般介绍天文科普知识的书籍有所区别:一方面,精选了部分中国古天文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人怎样通过观察星空、记录天象、制作仪器、测量数据,进而认识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历法,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天文体系和传承;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宇宙探索进展,介绍了中国从起步到追赶再到腾飞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特别举例如中国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中国巡天望远镜、中国月火探测、中国空间站系列、中国地外探索计划等,这些都是青少年读者特别感兴趣并且今后有机会投身其中的。此外,结合青少年天文素养的培养,特地增加了中国从北到南四季实地观星的操作和具体指导。
仰望浩瀚星空,探索无尽宇宙,就让梦天之旅从这本书出发吧!
怎样读这本书
不要怀疑,《认识中国观天》就是一本为你定制的书。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老师的指导下,星空对你来说将不再是“陌生人”。
本书讲述中国人从古到今、从认识星空到探索宇宙的历程。精选中国古天文的内容,介绍古人如何观察星空、记录天象、认识天体运行规律,今人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在阅读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一些简短有趣的小栏目,那是你探索星空旅途上的路标。
“科学概念”对文中出现的科学名词进行解释,帮助你全面理解它们。
“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帮助你梳理相关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这样你就可以慢慢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学会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文化漫游”把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为你打开新的探索之门。
“趣味坊”为你带来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材料,为你的阅读增加一点“调味料”。
“再想一想”提醒你在科学探索的旅程中,新的问题一直会生发出来,永远不要忘记问“为什么”“会怎么样”。
“中国人·中国事”向你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在星空探索中所经历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傲人成就,请你为他们自豪吧!
在每一章的最后,为你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希望你边读、边想、边做,把你的成果记录在这里,让它们成为以后进一步探索的阶梯。
祝你的星空探索之旅顺利!
2 第一章
中国古代宇宙观
一、 认识宇宙初尝试 4
二、 天圆地方盖天说 10
三、 天球运转浑天说 14
四、 积气光耀宣夜说 18
交流展示 21
22 第二章
跟着古人夜观天象
一、 观天象定季节 24
二、 观天象定北极 28
三、 观天象认北斗 32
四、 观天象定周天 40
交流展示 49
50 第三章
跟着古人观日月
一、 立竿测日影 54
二、 圭表显季年 58
三、 晷针指时间 64
四、 星汉挂冰轮 66
五、 日月定历法 70
交流展示 75
76 第四章
中国古代丰富的天文遗产
一、 天文记录有篇章 78
二、 星河灿烂图中现 82
三、 观天机巧见匠心 88
四、 高台远望正朝夕 96
交流展示 103
104 第五章
现代慧眼望星空
一、 2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
——小目标 108
二、 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
——新突破 112
三、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
——大创意 118
四、 离开地球进行观测
——高跨越 126
交流展示 139
140 第六章
中国深空探测工程
一、 “嫦娥”揽月绘广寒 144
二、 “玉兔”巡月数秋毫 156
三、 载人登月圆清梦 160
四、 “神舟”飞天上九重 164
五、 “天宫”“天和”凌霄汉 168
六、 “天问”挥火叩苍穹 170
七、 茫茫宇宙觅知音 174
交流展示 179
180 第七章
大家一起来观星
一、 四季星空皆不同 184
二、 黄道星座解谜团 202
交流展示 207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