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断与干预

  • ISBN:978-7-5428-7386-6/R·475
  • 著译者:主编 李霞
  •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 定价¥3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前言:


    五年前,我们在肖世富主任与加拿大籍教授费立鹏(Michael R. Phillips)指导下,到社区开展老年人认知

障碍筛查与干预工作,结果遇上了很大的困难。主要的困难有两个:

    第一,拒访率高。社区的老人不太接受我们的筛查工作。当时完成这个筛查工作,每位老人要耗时接近2小时,

老人们觉得没意思,不耐烦。

    第二,工作进展慢,人手不足。每天6~12名老年人的筛查工作,要安排评估员2位、医师1位、协调员1位,还不

包括干预工作的日常开展。作为专科诊疗团队,很难从繁忙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抽出人手,专门做这个工作。

    这个项目的困难促进了我的思考,问题出在哪儿呢?专科医师到社区,我们可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专科

全科化”。

    专科全科化是指我们把专科的评估与诊断方法直接搬到社区,希望全科医疗团队执行专科标准。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发生率为5%~6%,即使加上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人群,也不会超过20%。换句话说,80%的

老年人是认知正常的,近期没有发生痴呆的风险。对社区每位老人都采用专科评测与诊断的方式,既费时费力,老人

也不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这种专科工作的方式,社区医师等专业人员很难参与。没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加入,最终很难真正让

社区老人获益。

    因此,在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基金(2017YFC1310500)的支持下,我们开辟了新的工作方式——开展分层分级筛

查,倡导每个老年人都应获得“记忆体检”。在社区的工作不再“专科化”,而是采用社区医师团队就可开展的简单

评测,风险干预也可在社区进行,必要时再开展专科检查与治疗。

    近三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收集了数万的筛查数据。后又经过国家心理关爱项目在上海的试点工作,

一步步改善做法,终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社区老年人的接受度好了很多,而且不少社区医师等专业人员也从观望到积极加入,

再到主动表达希望能参与学习。社区从业人员与居民对待认知障碍的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社区实际工作的需求促

使我们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书。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上海市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中,在强调平战结合的抗疫工作之外,特地增加了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与干预的项目(GWV-9.2),

以推进老年人常见病、退行性病与心理疾病的管理工作。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我们团队承担了此项工作,让这

本工具书的发行与实践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另外,要特别致谢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上海太保蓝公益基金会、上海银杏老年公益基金会、中国老年

保健协会认知障碍MDT联盟、上海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编号19MC1911100)的支持!他们促进了这本书

的最终完成与出版。

    希望这本书为广大的医师、护士、社工、康复师等为老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家庭照护者,提供科学简便的认知障碍

的评估干预方法。

    作为新的尝试,本书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期待在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下,认知障碍老人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我们的工作也能尽快推陈出新。  


第一章?总  论   / 1

第一节?老龄化背景   / 1

第二节?认知障碍社区防治现状   / 3

第三节?诊断与干预总体目标   / 3

第四节?诊断与干预总体方案   / 4

第五节?科普宣传是工作重点   / 6


第二章?社区诊断与专科的区分   / 10

第一节?认知障碍社区筛查的挑战   / 10

第二节?采用不同方式开展筛查   / 12

第三节?社区诊断与专科诊断的区别与联系   / 13

第四节?全科专科双向转诊   / 14


第三章?认知障碍的筛查与评估   / 16

第一节?筛查目的、对象与内容   / 16

第二节?基于体验的筛查方法与流程   / 17

第三节?居委(街道)发起的筛查方法与流程   / 17

第四节?居民主动的筛查方法与流程   / 18

第五节?筛查注意事项、人员资质与培训   / 20


第四章 利用筛查评估工具识别与区分人群   / 22

第一节?筛查前准备   / 22

第二节?认知障碍评估量表分阶段的划界与区分   / 23

第三节?常见情绪评估量表的划界与意义   / 25

第四节?智能筛查、知情者问卷的介绍与划界   / 27

第五节?情绪状态评估、知情者问卷与智能筛查   / 27


第五章?社区医师诊断与干预建议   / 30

第一节?社区医师根据评估结果初步诊断   / 30

第二节?社区医师区分风险因素   / 31

第三节?社区医师根据初步诊断与风险因素给予干预建议   / 32

第四节?社区医师诊断及给予干预建议的步骤   / 32


第六章?根据人群与场所开展干预   / 36

第一节?人员设置   / 36

第二节?按照人群分类的干预方法   / 37

第三节?分不同场所开展干预   / 42


第七章?家庭或社区系统支持干预   / 48

第一节?家庭照护者支持   / 48

第二节?社会系统支持家庭照护者   / 50


第八章?综合健康干预   / 52

第一节?慢性疾病控制支持   / 52

第二节?服药依从性教育与管理   / 53

第三节?社区医师规律预约与诊疗   / 54

第四节?社区老人运动及睡眠情况监测   / 54

第五节?综合健康干预流程图   / 55


第九章?中医干预   / 58

第一节?中医对认知障碍的观点概述   / 58

第二节?中医对认知障碍的诊断分型   / 59

第三节?中医防治认知障碍的方法   / 59


第十章?心理社会干预   / 61

第一节?心理社会干预的作用与机制   / 61

第二节?个体与团体的心理干预   / 62

第三节?读书、剪纸等团体娱乐社交活动   / 65

第四节?场地与人员设置   / 65

第五节?随访评估安排   / 66


第十一章?音乐与运动干预   / 68

第一节?音乐干预的作用与机制    / 68

第二节?音乐干预的方法   / 69

第三节?运动干预的作用与机制   / 69

第四节?运动干预的方法   / 70

第五节?场地与人员设置   / 71


第十二章?认知激活与训练   / 74

第一节?认知激活与训练的作用与原理   / 74

第二节?认知激活与训练干预方法   / 75

第三节?计算机化的认知激活训练   / 78

第四节?场地与人员设置   / 79


第十三章?物理干预   / 82

第一节?物理治疗概述   / 82

第二节?物理干预的方法   / 82

第三节?治疗方案    / 91


第十四章?认知障碍家庭的紧急状况   / 96

第一节?紧急状况的内容及识别    / 96

第二节?紧急状况的判定   / 98

第三节?紧急状况的转诊人员设置及职责   / 100

第四节?双向转诊流程图   / 100


第十五章?各部门协同合作   / 102

第一节?各部门协同的必要性   / 102

第二节?设立协同工作的岗位   / 103

第三节?协同工作人员职责   / 104


第十六章?社区专业人员培训   / 106

第一节?培训目的   / 106

第二节?培训对象   / 106

第三节?培训内容   / 107

第四节?培训方式   / 108

第五节?培训组织与安排   / 108


附  录

附表1?老年认知障碍医疗与服务机构表格   / 110

附表2?社区认知障碍诊疗与服务能力调查表   / 111

附表3?医疗或为老服务人员能力调查表   / 112

附表4?基本信息问卷   / 113

附表5?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 117

附表6?老年抑郁量表(GDS-15)   / 118

附表7?睡眠问题   / 119

附表8?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ini-Cog)   / 119

附表9?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   / 121

附表10?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