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好大夫专业守护宝宝健康

  • ISBN:978-7-5428-7523-5/R·477
  • 著译者:吴珺
  •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 定价¥38.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32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序:

    今年5月底,国家三孩政策放开。这个好消息并没有让大多数年轻人高兴起来,养育焦虑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养育健康的宝宝?宝宝生病怎么办?宝宝不会得了白血病吧?……这些都是年轻父母们最关心最头疼的问题。吴珺医生的新书《好大夫专业守护宝宝健康》,犹如久旱后的一场及时雨,是送给父母们的一本非常好的养育枕边书。

    吴医生的专业方向是小儿血液病,她2008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一直在小儿血液病领域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本书是她多年在儿科领域的工作经验及心得总结,重点介绍了小儿血液病的医学科普知识。血常规是儿童体检及看病时经常做的一个检查项目,针对一项或多项血常规指标异常提示哪些疾病等问题,吴医生在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充分解答了众多家长的疑惑。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儿科门急诊的常见疾病及儿童保健知识,以便家长们全面地学习了解孩子的疾病知识。本书结尾部分,吴医生还分享了自己工作过程中经历过的几个暖心瞬间,

体现了儿科医生的医者仁心以及医患之间的信任与温情。全书共5大章68小节,字里行间体现了吴医生不仅有极为专业的医学素养,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也是一位温暖的儿科医生。

    “当医生,除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过硬的沟通和宣教水平。”正如吴医生书中所说,她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多年如一日地笔耕不辍,撰写了很多健康科普文章,获得了很多健康科普方面的奖励。她的文章多来源于平日的工作经验积累,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科普性。家长读她的文章,就如同和一位儿科医生朋友聊天,拉拉家常就把一种深奥的疾病给学明白了,把紧张焦虑的情绪给平复了。儿科实习医生或者基层儿科医生读她的文章,又像是听儿科主任在针对一些典型病例进行教学查房,总让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小儿之病,古人谓之哑科,以其言语不能通、病情不易测,这对儿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儿科医生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洞察万物的“细”心,一颗博爱众生的“仁”心。吴医生的这本书中,就体现了一名优秀儿科医生的职业素养。她在各种常见症状背后发现了临床工作中时常见到的漏诊、误诊或延误送诊等事件,提醒家长们注意防范,因此写了“孩子贫血,有时候补铁越补越严重”“孩子骨痛多看几个科室”“孩子长期发热要小心这些病”“孩子腹痛那些事”等文章。她把家长们当作朋友,教授她们“儿科就诊秘笈”“高热宝宝就诊必带的5样物品”“常备药搞定孩子小毛病”“带宝宝长途旅行必备的4大类药物”等多个小妙计,因此这些年来,吴医生一直拥有众多家长朋友粉丝。她更把孩子们当作好朋友,她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肉体的痛,体会他们心中的苦,用温暖细致的话语和行动去感化他们,作为医生,收获到的将是一份孩子对你的信任、喜爱和依赖,如此,才能抚慰孩子心灵上的苦、治好孩子身体上的病!”

    儿科医生的工作繁琐劳累,难能可贵的是,吴医生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能挤出时间和精力来撰写科普文章,这也足以看出她对科普工作的热情和喜爱。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及科普专家,她有着极强的使命感及责任感,工作之余,默默地把功夫都用在看书、写作、思考上,用自己的能力造福无数的家庭和孩子!

顾晋

2021年11月于北京

前言:

    我是一名小儿血液科医生,2008年医学博士毕业后,先后工作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我与医学科普写作结缘于2010年,当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要求每个科室推选一名医生担任健康教育宣传员,时任儿科主任的刘桂兰主任知道我平时有爱好写杂文的习惯,便让我担任儿科健康教育宣传员。最初我只是写一些简单的科普文章,比如小儿发热的护理、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鉴别等。文章写得很普通枯燥,丝毫没有引起家长们的兴趣。后来医院联合主办的《健康世界》杂志开始向全体医护人员征稿,我结合工作经验把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写成了科普文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了一些文章到这个杂志,都陆续得到了采用,这使得我对科普写作的热情开始逐步上涨。
近些年,我先后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处副处长钟艳宇、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宣教中心主任刘金良的引荐,结识了科普媒体的一些编辑朋友,有《北京青年报》的郭小景、李洁老师,
《健康时报》的井超、林敬老师,《生命时报》的单祺雯老师等。
她们是我科普写作中的良师益友,她们专业的编辑润色使我的
文章增色了不少,我深刻地体会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出
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成了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大家的帮
助和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我在科普写作方面开始小有成
就。在近些年的卫生健康好新闻评选等活动中,我的科普文章
数次获奖,并且在“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中,
我获得了科普影响力奖。
近20年来,我在工作中以及网上诊室共接诊了上千名患有
血液病的孩子,也结识了很多因为孩子的血常规不是完全正常
而着急担心的家长。血常规是6个月婴儿到3岁幼儿每次体检
的必查项目,也是孩子每次生病后去医院看病的常规检查项
目。从血常规能不能鉴别出孩子是否患有白血病?血常规上
显示贫血会有哪些病因?孩子发热后白细胞降低了会不会是
血液病?孩子感冒后发现血小板增多了怎么办?……一张小
小的血常规化验单,却引发了很多经常困扰家长们的问题。
提到儿童血液病,大多数家长总是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觉得孩子只要得了血液病就是得了绝症。实际上儿童血液病
包含很多种疾病,大多数都是良性的疾病。即使是儿童白血
病,目前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也已经是可以战胜的癌症了。
一次简短的问诊只能解决一名家长的困惑,而把那些共性的问
题写成详细的文章,就能惠及更多的家长——怀着这种济世救
人的医学初心,我在医学科普的写作道路上笔耕不辍,越走
越远。
儿科疾病科普书籍目前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有关小儿血
液病知识的科普书籍却不多。作为一名小儿血液科医生,我觉
得有责任把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科普知识,尤其是小儿血液病
知识传递给那些面对孩子不正常的血常规“心有千千结”的家
长们,让他们通过学习,增加科学知识、减少无谓的焦虑,在育
儿过程中应对可能到来的意外时多一份淡定与智慧。
由于小儿常见疾病各种症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
在本书中不仅对小儿血液病做了科普讲解,还介绍了儿科门急
诊的常见疾病,并对某些相关疾病做了一些知识补充,以便家
长们全面地学习、了解孩子的疾病知识。本书也适合广大基层
儿科医生和医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真实生动的案例,收获实实
在在的儿科医学知识,相信对他们的临床工作和学习会有很多
的启发和帮助。
本书在完稿过程中有幸得到了著名画家周洪科老师的支
持,他通过多幅妙趣横生的手绘插画对本书的文字内容做了生
动补充,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手绘插画结合科普内容的出版
方式,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希望能给广大读者带来
耳目一新的感受。
祝天下所有的宝贝健康快乐成长!
吴珺
2021年11月

第一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起源/ 001

第一节概念/ 001

第二节历史回顾/ 003

第三节精神病与癫痫/ 004

第四节电休克治疗的发现与发展/ 005

第五节电休克治疗的应用/ 009

第二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原理与相关假说/ 012

第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原理/ 01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相关假说/ 018

第三章改良电休克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022

第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清单/ 02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人员配备及工作制度/ 023

第三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常用的静脉用药及其特点/ 025

第四节改良电休克治疗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029

第五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术前评估/ 036

第六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治疗技术/ 038

第七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适应证/ 042

第八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067

第九节改良电休克治疗的频率与治疗次数/ 068

第十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术后访视工作/ 070

第十一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时特殊患者的处理/ 071

第十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074

第四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081

第一节护理人员职责/ 082

第二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护理/ 083

第三节改良电休克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090

第四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心理护理/ 092

第五节改良电休克治疗室管理及要求/ 094

第六节改良电休克治疗护理工作制度/ 095

第五章改良电休克治疗相关人文与法律及制度建设/ 103

第六章心肺复苏抢救预案/ 108

附一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 111

附二改良电休克治疗流程/ 112

参考文献/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