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医学传播学》教材正式与广大教师和同学们见面了。本教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立项教材,供医学传播学课程使用。
现代医学传播学是一门完全由我国学者原创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我国从诞生到发展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2015年,方秉华、王韬等专家首次提出由医务人员作为传播主体的新兴学科——医学传播学,并在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奖。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中国”品牌“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成立,这成为我国医学传播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主要学术团体。2019年,医学传播学的首部理论著作《医学传播学:从理论模型到实践探索》正式出版,标志着医学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建成。这本书一经出版,不仅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还在次年被美国双世出版公司引进版权,全球出版发行。医学传播学的出现,不仅是医学科普从实践向理论升华的重要成果,也是医学与传播学交叉融合发展的产物。
医学传播学,是以医务人员为创作传播主体,以科普学术化为主要理论,集知识体系、学术组织、教学科目为一体的医学与传播学融合创新的新兴学科,已经在学术界被大家广泛认同。本学科主要创立者王韬、徐仲卿、周敏杰等的项目“医学传播学的学科构建与应用推广”,获得了中华医学会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唯一的卫生管理奖,使医学传播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开设了医学传播学课程,还成立了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上海中医药大学自2021年起开设“医学传播学”课程,并在2022年立项了《医学传播学》校本教材建设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医学传播学教学团队和教材编写团队是由“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的专家们和该校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共同担纲的。这里不仅有来自上海、吉林、广东、陕西、四川等省、市的医学专家,更有传播学专家,真正实现了文理交叉、中西医结合。
此次《医学传播学》教材的出版,不仅是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传播学教学的有力推动,也将在医学传播学发展与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我国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愿医学传播学为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大的力量。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本书编写付出心血的作者和参与者,也诚恳地期待着广大读者对本书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指正。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同时也将有利于本书的修订再版,谢谢。
王 韬
2023年4月3日
绪 论
第一节 医学传播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范围…002
第二节 医学传播学的历史与现状…007
第三节 中医传播学的历史与现状…011
第四节 医学传播学与健康传播学的关系…015
第五节 医学传播学与健康促进的关系…018
第一章 医学传播学理论基础…024
第一节 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框架…024
第二节 医学传播学的理论创新…029
第二章 医学传播的基本模型…037
第一节 科学传播模型…037
第二节 医学传播模型…043
第三节 医学传播与医学研究的关系…050
第四节 案例分析…053
第三章 5W模型…060
第一节 5W模型的组成和意义…060
第二节 案例分析…069
第四章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072
第一节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目的…072
第二节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要求…074
第三节 医学科普文章写作方法…078
第五章 医学科普项目设计…087
第一节 医学科普项目设计目的…087
第二节 医学科普项目设计要求…091
第三节 医学科普项目设计方法…094
第六章 中医药传播…099
第一节 弘扬祖国传统中医文化…099
第二节 中医药传播者的素质要求…105
第三节 中医药传播的方式与方法…108
第四节 中医药的传播内容选择…115
第七章 “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122
第一节 “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发展历程…122
第二节 “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建设情况…126
第三节 “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传播情况及社会评价…133
第四节 经验总结…134
第八章 不同环境下的医学传播实践…137
第一节 诊室传播…137
第二节 社区及公众场合传播…140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医学传播…146
第九章 医学传播新形态…153
第一节 新媒体传播…154
第二节 曲艺+医学科普…157
第三节 大学教育…163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