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理论与实践

  • ISBN:978-7-5428-6944-9/G·4018
  • 著译者:叶平枝 主编
  •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 定价¥36.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前言:


       谈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不免想起世界著名家庭心理咨询师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的诗歌《我和你的目标》 :

       

       我想爱你,而不控制你

       欣赏你,而非判断你

       和你一起,而不侵犯你

       邀请你,而非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歉疚

       批评你,而非责备

       并且帮助你,而非侮辱你

       如果我也能从你那里,获得相同的对待

       那么我们就可以真诚地相会,且丰润彼此的生命


       这么良好的人际沟通,如果天天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该多么美好。每个人都有沟通的愿望,也有沟通的美好期待,但不一定能成为美好的现实,尤其是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当我们满怀善意与家长沟通时,却往往换来他们审视的目光,怀疑的态度,甚至是恼怒、怨恨和冲突。可见,如果处理不好与家长的关系,理想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对于早教教师而言更是如此。首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的氛围、环境,家长的教养理念和方式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这种影响远远超过早期教育机构对于孩子的影响。作为专业人员的早期教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家庭教育,通过沟通与家长携手做好家园共育。其次,关系和情感是教育和健康的要素。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可以减少双方的内心冲突和情绪困扰,丰润彼此的生命,促进双方的身心健康和相互的成长,为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做好示范,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为其未来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于上述认识,我们非常希望编写一本关于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的教材,帮助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做好交往和沟通的准备。这将关系到他们职业生涯的成败和幸福感。尽管在承担任务之初是知难而上,但在我们付诸实施的时候,却发现当初对困难的预估是远远不够的。资料的匮乏和研究的不足经常使我们捉襟见肘,团队的沟通、合作和写作风格的契合也充满挑战。但是,我们边写作边学习和实践我们的沟通理念和方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可以拿出现在的拙作抛砖引玉。

       本书尽管还有诸多遗憾之处,但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力图体现如下几点:一是实用性强。本书不是理论教材,而是让学生掌握与家长沟通(包括与人沟通)的理念和方法,关键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所以特别注重案例的分析和实际沟通问题的解决。二是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章均含学习目标、正文、本章小结、延伸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关键,通过延伸学习中的拓展阅读、学习活动、复习与思考使学生从静态、被动、接受和记忆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应用水平。三是注重借鉴。由于相关方面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我们注重学科借鉴和国外研究与经验的借鉴,力求集中多方智慧解决沟通问题。四是全面。全书包括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概述、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要素与过程、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早教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与形式、与不同家庭成员的沟通、与特殊性格的家长沟通、与有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以及沟通障碍的诊断与解决八章内容,涵盖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方面面。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由叶平枝进行框架设计、人员组织和统稿。写作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二章,叶平枝;第三章、第四章,李丹珣、叶平枝;第五章,杨秋平;第六章,夏丰、李冉冉;第七章,苏玲;第八章,宋大维。在此感谢各位编写者的辛勤付出。

       同时,也感谢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郑健成教授,教师发展专委会洪秀敏主任、郭亦勤副主任和张明红副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


1 第一章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概述

1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特点及类型

4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理论

9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心理效应

11 第四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意义

13 第五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目标


20 第二章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要素与过程

20 第一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要素

27 第二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33 第三节 关键对话


44 第三章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

44 第一节 沟通科学的儿童观

45 第二节 沟通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与需要

55 第三节 沟通婴幼儿的发展经历和家庭教养情况

59 第四节 沟通婴幼儿在园情况

63 第五节 沟通积极亲子互动、亲子关系的内容


79 第四章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与形式

79 第一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88 第二节 早期教育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形式


95 第五章 与家庭不同成员的沟通

95 第一节 家庭不同成员的教养特征及问题

103 第二节 与家庭不同成员沟通的关键点

108 第三节 与家庭不同成员沟通的常用方式


113 第六章 与特殊性格的家长沟通

113 第一节 性格概述

116 第二节 与敏感型家长的沟通

118 第三节 与傲慢型家长的沟通

119 第四节 与固执型家长的沟通

121 第五节 与情绪型家长的沟通

123 第六节 与幼稚型家长的沟通


127 第七章 与有教养误区的家长沟通

127 第一节 与包办代替型家长的沟通

133 第二节 与放任(溺爱)型家长的沟通

138 第三节 与攀比型家长的沟通

144 第四节 与控制(专制)型家长的沟通


151 第八章 沟通障碍的诊断与解决

151 第一节 沟通困难

157 第二节 沟通情绪化

159 第三节 沟通表面化

163 第四节 沟通敌对


169 参考文献

170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