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书城!

婴幼儿教育原理

  • ISBN:978-7-5428-7618-8/G · 4508
  • 著译者:主编 郑健成 高等院校早期教育(0 —3岁)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 主 任 张明红 郑健成 委 员 (以汉语拼音为序) 贺永琴 康松玲 凌 玲 刘 馨 马 梅 皮军功 钱 文 师宇楠 孙 杰 王 婷 叶平枝
  •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 定价¥55.00
  • 印次
  • 版次
  • 装帧
  • 开本/字数:16开
  • 视频资料下载

总 序

0 —3岁是人生的开端,是个体发展的起点,是教育启蒙和最基础的阶段。心理学、脑科学等研究表明,0 —3岁是大脑、语言、精细动作等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关键期,遵循0 —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婴幼儿提供适宜的发展与教育条件,才能起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重视0 —3岁儿童的早期发展与教育已逐渐成为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l世纪初,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对早期教育的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年)》对2001年到2010年的0 —3岁婴幼儿教育发展提出了目标和策略措施。

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0 —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在学前教育发展任务中也强调要“重视0 —3 岁婴幼儿教育”。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 —3岁婴幼儿约7 000万。同时,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势必带来未来几年新生人口的增长,也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和教育等各个层面产生影响;人们对0 —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疑也给0 —3岁婴幼儿早期教

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健康的早期教育需要高素质、专业的早教教师队伍。截至2017年,教育部已批准54所高专、高职院校开办早期教育专业。如何加快推进0 —3岁早期教育专业建设,规范0 —3 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尽快培养和培训一批专业化程度

较高的0 —3 岁早教教师队伍,从而引领科学和高质量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这一现实需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组建了早教教师委员会,于2015 年、2016 年分别召开了早期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早期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推进会,积极组织全国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开设和准备开设早期教育专业的高专、高职院

校相关负责人深入研究制订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卫健委(原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业人

员组成了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组建了由部分幼高专、卫生、保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早期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委员会领导小组,围绕0 —3岁早期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精心组织研究编写了这套0 —3 岁早教系列教材,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相信这套教材的编写与出版,不仅可以为已经开设、准备开设和拟加强早期教育专业建设的有关培养院校与机构提供0 —3岁早期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试用、使用和实验参考,II也能成为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早教基地等相关机构从事早期教育、早期保育护理工作、

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早教管理与科研的教育者和工作者的参考用书。同时,也期望使用本教材的院校、培养培训单位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实践,不断予以补充、修改和完善,共同推进0 —3 岁早期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材建设。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

洪秀敏

2017 年7 月于北京师范大学


前 言

《婴幼儿教育原理》是为满足0—3岁早期教育一线师资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教材。编写团队经历了从“懵懂”到被《教育概论》《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保健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生态学》所“启蒙”,再到“求索”的艰辛历程。尽管《婴幼儿教育原理》

还不算成熟,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首次构建了反映我国早期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贴近本专业学习与实践需求、具有指导性的婴幼儿教育原理课程与教材体系,回应了我国早期教育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呼声。

一、 《婴幼儿教育原理》教材编写的背景

在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而兴起,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刚起步不久。我国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师资的专业培养始于2007 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前身为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开设早期教育专

业。至2020 年,教育部已批准100 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早期教育专业。

要保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与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理论阐释还比较少的情况下,《婴幼儿教育原理》教材编写团队努力以高校课程与教材建设理论为指导,把本教材的编写过程同时作为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团队广泛收集、研究婴幼

儿早期教育理论的有关资料,深入分析十余年来早期教育实践探索的素材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努力构建、形成反映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局视野,体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希望这一专业

基础性核心课程的教材能帮助同学们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引领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二、 《婴幼儿教育原理》核心概念与体系

为了构建早期教育原理课程与教材体系,我们首先基于教育学对人的研究的特殊视角,揭示早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它旨在有目的地影响0—3岁婴幼儿朝正向发展。尽管婴幼儿在喂养和照护中长大,但其发展潜能和价值却容易被忽视,或者被错误定向,又或者因喂养

和照护不当而受到阻碍。“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0—3岁婴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融于喂养、照护等活动的全过程中的。多学科研究表明,教、养、照护合一对婴幼儿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对于作为发展主体的婴幼儿个体来说,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十分复杂。使没有专业背景的、承担子女养育责任的家长做到科学育儿,这是早期教育极其重要的使命。

早期教育是《婴幼儿教育原理》的核心概念,是指教育工作者协同保健保育人员共同参与,以家庭为核心,对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的、积极的、系统的影响的总和,旨在促进0—3岁婴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成长,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早

期教育影响的对象包括家庭中的父母等养育者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概念是《早期教育原理》的逻辑起点,教材围绕着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构成蕴含各要素及其关系的完整体系。

该体系体现了教育的一般原理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并重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保健学、教育生态学等多维视角探讨教育,突破了就早期教育论早期教育的思维限制,力求反映早期教育的前沿热点与动态。

三、 《婴幼儿教育原理》的教学指向

《 婴幼儿教育原理》作为早期教育专业基础性核心课程的一本通用的新编教材,力求体现我国新时代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培养要求;力求体现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师培养的中国化、时代性和专业化的追求;力

求体现学科领域的内在逻辑与学生学习的心理序列的统一,职业的事实导向与价值导向的统一,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与相应的情感、能力和行为的统一。我们希望以上所做出的努力能激起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鸣,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宽、夯实早期教育的理论基础和

能力基础。

第一,防止片面理解早期教育。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不同于其他任何阶段的儿童。早期教育具有融合喂养、照护等活动全过程的特殊性,同学们不可片面地把早期教育理解为教婴幼儿学儿歌、做游戏。早期教育终归要落实到0—3岁婴幼儿与周围人和物等环境相互

作用的过程中,使其获得主动的建构与发展。同学们应该正确理解、掌握早期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及规律,不可把早期教育狭隘地理解为组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第二,以全局视野与本教材对话,呼应本教材引领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追求。教材从同学们熟悉的普通教育入手,帮助其理解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大关系的基本规律,进而把握社会、早期教育、0—3 岁婴幼儿三者的内在联系,厘清和掌握早期教育内外部复

杂互动的关系和规律,以期同学们获得适应早期教育多岗位、多元服务的基础性知识和洞察力。另外,同学们应该了解0—3 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生、发展历程和发展境况、未来走向,立足现实,感受时代气息,拥有为早教事业发展而不懈努力的情怀,坚定专业信念。

第三,彰显学习者生命活力的课程教学。婴幼儿教育原理课程的教学要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与原理,紧密联系0—3岁婴幼儿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实际,有效地内化和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为课堂教学搭建师

生互动、共同探讨的平台,重视开放性的课堂,提供问题情境、案例、课外阅读线索、实习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强学习与探索的动力和学习能力。教材力图让同学们充分体验专业学习与成长,努力在观念、情感、知识、能力和行为上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基于大多数院校的早期教育专业并没有开设普通教育学的课程,对此,本教材在第一章用较小的篇幅为同学们做了常识性的铺垫。早期教育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教师要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同学们的就业方向把握各章节的特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详略得当地

分配教学单元。

本教材的主编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郑健成教授,副主编为该校与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合作共建的海西宝贝早教中心原主任梁金晶老师。参加编撰的还有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二系主任贺敬雯副教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叶圣军副教授和学前教育学院王先达副教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焦扬讲师。

在编写团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由主编郑健成教授拟定课程目标和教材纲目、撰写体例,并负责改稿、统稿。各章编撰的作者分别是:第一章,叶圣军、郑健成;第二章,焦扬、郑健成;第三章,郑健成、焦扬;第四章,梁金晶、王先达、郑健成;第五章,梁金晶、郑健成;第六章,贺

敬雯、郑健成;第七章,郑健成、叶圣军。本教材参考、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的许多著述、研究资料和早期教育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它的出版得到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原院长郭亦勤教授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邱志华主编的热切关心,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还要特

别感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钱吉女士,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她为本教材的出版做了大量精细的工作。

虽然我们为编写本教材酝酿、琢磨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仍有诸多可完善之处。由于时间紧张,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恳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意见,我们会不断修正和完善。

郑健成

2021 年7 月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 第一章 婴幼儿早期教育认识的起点

1 第一节 教育概述

17 第二节 早期教育及其价值取向

27 第二章 婴幼儿全面发展教育

27 第一节 婴幼儿全面发展教育

34 第二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44 第三章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要素

44 第一节 儿童观及婴幼儿发展

56 第二节 养育者和保教人员

59 第三节 早期教育的内容与环境

72 第四章 早期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

72 第一节 早期教育机构概述

84 第二节 早期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

91 第五章 婴幼儿早教课程与教育指导

91 第一节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概述

99 第二节 支持婴幼儿综合发展的课程

107 第三节 支持婴幼儿个体发展需求的课程

113 第四节 婴幼儿亲职教育及其课程

126 第六章 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师

126 第一节 早期教育教师的专业性

135 第二节 早期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144 第三节 早期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162 第七章 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体系

162 第一节 早期教育的功能与发展进程

168 第二节 婴幼儿发展研究与科学育儿传播

186 第三节 婴幼儿照护与教育服务实践探索

195 第四节 立足婴幼儿综合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5 参考文献

208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