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应该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勤于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索者、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期待自己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卓越就是优秀突出,超出寻常,意味着比优秀更高一层次的追求。它不仅是指业务能力上的突出,而且要求从教师素质、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内心怀有崇高教育信仰并不断付诸行动。
教师从普通走向卓越有许多必修课,要完成这个目标的路径也有很多,坚持教育实践,坚持思考并将思考结果整理提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改进、迭代,是教师值得选择、也较快能达成卓越目标的路径。
以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得越是透彻,课程教学的实践就越发扎实,其核心是观念的革新,教师的观念和教育改革的理念合拍了,教育实践才会前行。
李樑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以新观念践行教学实践的高中物理教师,他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基于核心素养实施单元重点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以深度学习的理念开展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实践贯穿单元知识的长作业与创新实验,设计了与数学、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的教学案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他还着手物理学业综合评价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开创性地投入创新素养指标的研究与实践,开发和实施了“航空科技创新”“AI+智慧芯片设计”等跨学科融合的物理选修课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与实践,李老师在“双新”推进中逐渐崭露头角,走向卓越。
于是,2019年,李樑老师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中“种子计划”黄浦物理团队领衔人,他拥有物理学与软件工程学科背景,是将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先锋教师,他主持参与多项市、区级相关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得全国级、市级大奖,并且带领“种子计划”黄浦物理团队在特殊时段居家授课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与互学过程中,这个年轻的团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完满实现了发展目标,探索和解决了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问题,以项目和任务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并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他们潜心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团队合作,获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建设了黄浦学科教学的高地,在课堂开展研究成果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实施中初见成效,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李樑老师对高中物理教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学业综合评价和物理选修课程开发的研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研究都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升级迭代。相信这些经验能为广大教师推动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前言
新时代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地是课堂,缺乏研究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教学,教学的“灵魂”就是课堂要以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方式、体现立德树人为标志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教师的教育科研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态度和职业追求。在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优化课程实施,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信息化时代的学习与发展能力。新时代的课堂,迫切需要有一线教师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学方式变革主动开展研究探索、实践转型,大同中学李樑老师就是一位积极的实践者与研究者。
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实施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必然之选。“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方法,以实验、数学、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手段为支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重点。
“双新”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做到四大主体转变: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的转变、从传统评价到多维评价的转变、从单一教材到多元资源的转变。教师需要立足新的教学要求和新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并创新符合当下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新教学模式。
本书正是从这四点转变出发,凝练了李樑老师在改革与一线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成果。阅读了本书众多文章、案例,能感受到李老师在进行教学、学习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在开发和丰富物理实验、选修课程、探究活动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维时空与思考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在研究和实践从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业开展更全面的综合评价。
李樑老师是我名师工作室的优秀学员,他上课很有特色。记得有一次他赴大连参加全国教学研讨活动,在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中上了一节“超重与失重”公开课,给来自全国的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娴熟地驾驭各种传感器、实验器材,设计了丰富而精彩的学生活动,用精练幽默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他深厚的教学功底令人钦佩,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还记得一次,他在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汇报展示活动中上示范课,课题是“‘嫦娥’探月——揭秘‘月球快递’的背后”,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堂非常前卫的物理与数学学科融合的课,他巧妙的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过程,精细的教学教案,优美的教学课件,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给了听课老师很好的启发,也成为新课程新教材改革中的先锋教师。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师还善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的点滴经验,总结成文字,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实践和优化,因此他的成长非常快,仅在参加工作室学习的三年中,就参与编写四部著作,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市级科研成果奖六项,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上海市的科研课题四项,期间还获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比教育部“优课”,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一等奖,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教学、微课、实验说课评比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公开教学、讲座和交流更是数不胜数。他默默耕耘,就像是在兢兢业业搭建一座桥,一座联通学生与物理知识、联通教师与物理教学的“悟理之桥”。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是一座宝库,其中蕴含着许多教学规律,等待着我们去开采发现,一个高效的学习活动设计,一个精彩的实验设计,一次成功的评价实践,一门选修课程开发实践的经验,都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
本书收录了李樑老师的研究成果与许多新颖别致的教学活动案例,不仅记录了设计的过程,更有为什么这样设计的道理,并配以分析和点评,我相信读者一定能从这些案例点睛中悟出高中物理教学精髓,借鉴书中提供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灵活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探究和学习,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物理课堂。
教育教学本来就教无定法,随着学科内容的变化和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融入,教学研究面临许多新问题,课堂教学没有最好,但可以做得更好。希望李樑老师在教学、实验、评价、课程设计方面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继续为我们提供更多、更精彩的案例成果,将“悟理之桥”建得更宽敞。
第一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之悟
第一节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重点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003
第二节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物理单元教学设计...009
第三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教学设计案例...038
第四节高一物理单元活动作业实践与学生反馈
——贯穿单元知识的长作业与创新实验...043
第五节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支架创设...049
第二章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之理
第一节开发实验资源,培养探究能力...057
第二节教师演示实验1运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瞬时变化中的物理现象...060
第三节教师演示实验2运用气垫导轨和 DIS 研究运动物体速率的变化...063
第四节学生实验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067
第五节学生实验2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075
第六节实验报告示例1用 DIS 位移传感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078
第七节实验报告示例2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080
第八节跨学科实践排球起跳和击球中的物理问题...083
第九节创新实验实践扭矩与无人机控制...086
附录2021“张謇杯”全国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参评作品技术资料...093
第三章高中物理学业水平与创新素养评价研究之跃
第一节新课程新教材理念下物理综合学业评价的探索...101
第二节中学生创新素养指数评测模型的搭建...122
第三节基于学生数字画像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135
第四章中学物理选修拓展课程开发实践之迁
第一节学科特色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142
第二节“航空科技创新”课程教学指南...148
第三节“AI+智慧芯片设计”课程教学指南...179
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程教学指南...190
第五节“知识论(TOK)”课程教学指南...198
第六节项目式学习案例:“探秘锦鲤的生存之道”课程教学指南...212
¥ 20.00
¥ 98.00
¥ 58.00
¥ 198.00
¥ 60.00
¥ 60.00